【改写版】抓牛网
当普通人还在为生活奔波时,有些人一出生就站在了人生巅峰。——这句网络流行语道出了现实的差距 在明朝永乐年间,一条改变华东地区命运的水系悄然成型,它就是现在的黄浦江。最初这里只是个荒凉的山间洼地,在重江河轻海洋的古代,沿岸仅散落着几个以捕鱼为生的渔村。直到弘治年间,当地出了位翰林院学士陆深,从此黄浦江西岸这片土地就有了个响亮的名字——陆家嘴。 时间来到清朝同治时期,凭借毗邻长江入海口的战略位置,陆家嘴逐渐繁荣起来。1927年民国政府设立上海市时,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大上海计划,次年正式升格为上海特别市。自此,上海与陆家嘴这对黄金搭档便乘着时代东风一路高歌猛进。 1970年代,上海青年汤君年远赴台湾创业,先后收购了台北科达百货和龙门百货。这两笔成功的投资让他敏锐地嗅到了房地产的商机。二十出头的他果断将公司更名为汤臣开发股份有限公司,从此在宝岛开启了地产大亨的传奇。 1988年,带着在台湾积累的巨额财富,汤君年衣锦还乡。作为首批回沪投资的台商,他很快在浦东新区大展拳脚。1992年成功竞得陆家嘴X4-2地块的开发权,这个决定为集团日后发展埋下了关键伏笔。可惜天不假年,2001年因健康原因,汤君年不得不退居二线,将公司交给两个儿子汤子嘉和汤珈铖打理。 与兄长相比,次子汤珈铖堪称天之骄子。其母徐枫是香港影坛著名的一代侠女,受家庭熏陶,他4岁就开始参演电影。15岁初涉股市就展现出惊人天赋,凭借百战百胜的战绩被港媒封为小股神。在读完《李嘉诚自传》后他曾感慨:用几小时汲取别人一生的智慧,这买卖太划算了。这位豪门公子对享乐毫无兴趣,就像少年巴菲特一样,满脑子都是商业经,连香港狗仔都吐槽他眼里只有工作和西装。 长子汤子嘉回忆初到陆家嘴的场景:当时觉得特别不可思议,从浦西到浦东居然要坐渡轮。整个浦东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,我们球场那块地还长着比人高的芦苇。父亲说这里要建别墅区和高尔夫球场,以我当时的见识根本想象不出来。 但1983年出生的汤珈铖有着截然不同的眼光。2001年父亲交班时,出人意料地跳过长子,直接将18岁的他推上集团掌门人之位。2004年10月14日汤君年病逝后,年轻的继承者展现出了惊人的决断力——丧礼刚结束15天,他就借势父亲去世的舆论关注,推出了震惊全国的汤臣一品项目。 这个建在当年芦苇荡上的超级豪宅,开盘价直接飙到11万/平米的天价(最小户型434平,最大1243平),比业内预估的4225元/平米高出26倍!虽然赚足眼球,但市场并不买账:到2009年仅售出3套。迫于压力,汤珈铖不得不推出内部价,高管5万/平,熟人7万/平。这个营销策略,至今仍是商学院的经典案例。 发布于:天津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